隨著我國經濟持續(xù)、健康、快速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國際交往越來越頻繁,對高層次翻譯專門人才的需求,從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然而,當前我國各類翻譯工作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包括翻譯質量低劣、翻譯人才奇缺、譯文粗制濫造等等。翻譯作為一個新興行業(yè)尚不夠規(guī)范,缺乏必要的準入制度,翻譯專業(yè)培訓也遠不能滿足市場對翻譯人才的需求,翻譯質量難以保證。在2007年4月6日于北京舉行的“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上,時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的蔡武指出,近年來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和傳播嚴重“入超”,“文化赤字”巨大,翻譯問題已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瓶頸,以至于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國家形象與國際認可的國家形象之間存在著較大的距離。
在當前的翻譯質量問題中,各類旅游文本存在的翻譯質量問題可謂是一個典型代表。請看以下幾個旅游宣傳文本例句的英譯:
例一:隨著季節(jié)、光照、環(huán)境的變化,景區(qū)會呈現出不同的韻致。
原譯:With 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s, illumination and environment, the scenery varies in the area.
分析:illumination乃是用詞不當,應改成sunlight。原譯在句式上也欠妥,因為英語句子是前重心,而漢語恰好相反屬于后重心,因此,譯文宜把主語置于句首,把狀語置于句尾。試改譯如下:The scenery varies with the changing season, sunlight and environment.
例二:……普陀山,因而用藏語稱此為布達拉。
原譯:Mount Putuo (transliterated as “Potala” in Tibetan)
分析:當英語中引用一個具有鮮明民族特色詞匯的時候,其常見表達法是在英語單詞后面簡單地加上一個表示同位關系的連詞or即可達意。如:In ancient times, the imperial court subjected traitors to Wumafenshi, or five horses split the body, a punishment designed to destroy a person even in the afterlife.(Newsweek, November 11, 1997)。因此,此處的英譯完全不必要使用transliterated as這樣文縐縐的表達,也不需使用括弧,而是直接表達為Mount Putuo or Potala in Tiebetan即可。在英語中,前面一個成分需要進一步解釋時,其后隨同位語之前通常以or銜接,這已成為一種常識,比如說,中央電視臺9套在英語新聞報道中提到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時經常后隨or China’s top legislature。or 在這里的意思是“換言之”。至于原譯中的Potala加上雙引號,那也是多余的,原因很簡單,漢語重語義結構,英語重句法結構,英語的句式結構本身就足以表達清楚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不需用雙引號這一典型的漢語句式特點來強調某一事實。事實上,與漢語相比,英語中雙引號的使用顯著少,但遺憾的是這一顯著差異卻不是能夠經常被譯者所領會。
例三:山頂為一長度7000米,寬數百米的“長?!?。原譯:The summit is a “l(fā)ong sea” 7000 meters in length and hundreds of meters in width.
分析:有批評者曾指出,原譯的翻譯失誤屬于結構錯誤,劃線部分明顯是個病句,從而造成英文主語和賓語搭配不當。確實,原譯會讓人以為“山頂就是長?!?,而實際情形可能是“山頂上有一個長海”。為此,有批評者根據這一理解作出了分析并且對譯文進行了修正:At the summit is the “l(fā)ong sea”, a lake 7000 meters in length and hundreds of meters in width.但是,筆者以為,這一修改后的譯文仍然未能充分體現原語的意思。首先,介詞at不能充分體現湖泊雄居高山之顛的韻味,表達“在……頂上”這一意思的時候,在英語中可以使用atop一詞。其次,正如上文所述,long sea所加的雙引號應去掉。再者,“長度”和“寬度”用介詞短語in length 和in width過于書面語,不如采用更為口語化的7000 meters long and hundreds of meters wide。試改譯如下:Atop the peak sits the long sea, a mountaintop lake 7000 meters long and hundreds of meters wide,其中的謂語動詞改用sits強調了“雄居”這一動態(tài)含義,而mountaintop則進一步強調了這是一個高山湖泊。
例四:九寨溝有脊椎動物170種……
原譯:It houses 170 species of vertebrates…
分析:原譯中的“有”翻譯成house明顯屬于用詞不當。事實上,“某地擁有動植物”這一表達中的“有”用house來翻譯完全不妥,根據《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P.954),house作為動詞的釋義有兩個,分別是“讓……居住;給……提供住房”和“建筑物收藏、存放”,無論哪個釋義都不能確切地表達“某地擁有動植物”中的“有”。事實上,此處的“有”應該用native,indigenous或home。其中,《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P.1303)對native的第4條釋義是:(plant/animal) growing, living, produced etc. in one particular place,如The oregano plant is native to Italy(牛至是意大利當地的一種土生植物。)又如:India is the home of elephants and tigers.(印度是老虎和大象的棲息地。)(《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P.940)《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在對上述三個詞語進行釋義是也明確指出它們專門用于表示“動植物生長和棲息地”的意思。據此,例四的原譯應該翻譯為:It is native to 170 species of vertebrates.
例五:九寨溝風景區(qū)動物資源豐富,自然分布原生植物2756種。
原譯:Jiuzhaigou Scenic Area has rich resources of flora and fauna and houses 2567 species of protophytes.
此例的原譯不甚理想同樣是由于譯者沒有領會和把握漢英句式結構差異,從而沒有確定信息點的主次關系,在翻譯手法上也只是機械地對應了原文的句式,沒有任何的調整、加工乃至再創(chuàng)造,也就只僅僅追求了形式對等,由此而來的結果是由兩個并列簡單句組成的結構松散句式,不符合英語句式的主次分明空間立體架構特征。根據原文,“動物資源豐富”只是一個模糊說法,而“原生植物”則有明確數字,因此,以后者為主要信息比較妥善。試將此例改譯如下:The Jiuzhaigou Scenic Area, abounding with flora and fauna, is native to 2567 species of protophytes.
About the author: |
王銀泉,江蘇蘇州人,博士,英語專業(yè)教授,碩士生導師,2007年4月入選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留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第二語言學院。曾赴英、美、印尼和馬來西亞進行學術訪問。迄今為止已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和《中國翻譯》等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40余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文章18篇。出版著作和編著譯著類圖書9部。獲省部級獎3項。擔任《中國日報》網站專欄作家;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頻道英語外宣節(jié)目《揚子新聞》首席語言顧問。國內知名公示語翻譯研究專家,“王教授公示語翻譯研究”專欄系列論文引起媒體高度重視并由央視“馬斌讀報”欄目、《中國青年報》及江蘇省和南京市多家媒體報道。1994年起業(yè)余從事國際新聞報道編譯工作,發(fā)表各類國際新聞編譯稿1000萬字以上。 |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立場無關。歡迎大家討論學術問題,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擊和發(fā)布一切違反國家現行法律法規(guī)的內容。
相關閱讀:
改革開放30年與流行語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