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中國人都會用錯的成語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生吞活剝,結果,弄得這些詞匯大大背離了原始意義,甚至驢唇不對馬嘴,乃至出現(xiàn)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即便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也不能幸免。
(1)七月流火(本指“天氣轉涼”;后人竟望文生義,愣說成“盛夏時節(jié),天上下火”——為啥天太熱?原來“太有柴”了。)
語出《詩經(jīng)R26;國風R26;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捌咴隆敝赶臍v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按蠡鹦恰笔且活w著名的紅巨星,能放出火紅色的光亮,每年夏歷的五月黃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歷的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見,“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夏歷七月,天氣漸漸轉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夺亠L》里這兩句話說:“天氣越來越?jīng)隽?該做棉衣服了?!?/p>
(2)空穴來風(原指有根有據(jù)的事兒,結果被篡改成了捕風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說瞎話”。)
這個成語源自楚國人宋玉的《風賦》,文中有“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句子。此語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師屈原的話:因為枳樹(枳)彎曲(句),樹枝上常招引鳥兒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來了風呢。白居易詩中準確使用過此語:“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闭f腐朽的樹木難免招來蟲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來風吹。按此解釋,“空穴”和“來風”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應比做說法有根據(jù)、有來由。所以,以“空穴來風”比喻不存在和沒影兒的事,是不夠妥當?shù)?若比喻事出有因,確有來頭,則比較恰當。
(3)明日黃花(指“過時之物”?;蛟S有人覺得,“明日”哪里不過時?“昨日”才過時哩,便想當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黃花”——誰下的命令?憑啥愣改呀?)
這個成語的出處,源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秉S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陽節(jié)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后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4)美輪美奐(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濫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電臺、電視臺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張嘴就來,出口成錯——錯了也不改,臉皮就是厚。)
這個成語出自《禮記R26;檀弓下》:晉文子趙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晉國大夫張老去祝賀說:“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輪,是古代的一種圓形高大的谷倉。這個成語指高大的意思,專門形容房建筑屋高大華麗?,F(xiàn)在?連唱歌跳舞、喝酒吃飯都“美輪美奐”了,上哪兒說理去?
(5)始作俑者(原指做壞事,引領歪風邪氣的“第一人”,現(xiàn)在,居然搖身一變,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英雄”,起碼也是開先河的任務——看來,“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腦袋上。嘗嘗鮮兒吧您吶。)
出處在《孟子R26;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癁槠湎笕硕弥??!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根據(jù)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后乎”這句話,后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chuàng)始人,這是理所當然的“貶義詞”。
(來源:貓撲大雜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