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cue我”的cue在英語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國日報(bào)雙語新聞微信 2021-04-28 16:26
Cue這個(gè)詞很有意思。
英文課本里幾乎不怎么提,但是日常說話卻常常夾在中文里說。
“最怕老師上課cue我”,“誒,你別cue我,我啥也不知道”等等。
Cue的動詞意思是“給(某人)提示或暗示”,做名詞解,就有戲劇舞臺上的提示、暗示的意思。
韋氏詞典往前追溯,說cue可能來自于劇本上的qu這個(gè)記號,qu是拉丁語quando(意思是“何時(shí)”)的縮寫,意在告訴演員“可以上了”。舉兩個(gè)例子:
?n.
She stood in the wings and waited for her cue to go on.
她站在舞臺側(cè)面等待著出場的提示。
?v.
Can you cue me when you want me to begin speaking?
你要我開始講話時(shí)能給我暗示一下嗎?
英語對漢語的影響
現(xiàn)在漢語中的許多常用詞都有著一個(gè)音譯外語的語源,眾所周知的如巴士、麥克風(fēng)、吐司、的士都是這樣。
有些詞是在19世紀(jì)就跑到漢語里來了,如“一打”(表示“12個(gè)”)就是從英語的dozen先是跑到了上海話里,然后才有了廣泛使用。
這個(gè)時(shí)期就是洋涇浜英語(也叫皮欽英語)的興衰期。
World Englishes in Asian Contexts這本書里就提到,英語是在1630年代來到中國的,英國的貿(mào)易商在華南經(jīng)商,廣州和澳門等地就出現(xiàn)了本地人與外國人交流時(shí)使用的混雜語言-皮欽英語(Pidgin English)。
有意思的是,牛津英語詞典介紹說,英語的pidgin這個(gè)詞本身就是音譯了當(dāng)時(shí)廣東人對英語單詞business的發(fā)音,后來pidgin就用來指代這種混雜語言。
這可能就是——我“音譯”了你的“音譯”。
Pidgin: a simplified speech use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
皮欽語:一種在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群里用作交流的簡化口語。
1830年代,皮欽英語就隨著生意人來到了上海,改名換姓成了“洋涇浜英語”(洋涇浜曾是上海的一條河,在當(dāng)時(shí)的英法租界之間,被填平后現(xiàn)在是延安路的一部分)。
無論叫皮欽英語還是洋涇浜英語,其實(shí)都是當(dāng)時(shí)上海和廣東等地的本地人與英國人交流的口頭語言。
中文對英語的影響
交流,你給我予,各自的語言就都留下了對方的印記。
現(xiàn)在英文中約定俗成但無法用語法知識解釋的表達(dá)就可能是受到中文語法的影響。
?no can do:不能做/不得行/做不到
?no pain, no gain: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
這些短語都有著很鮮明的中文語法特征。
當(dāng)時(shí)的中國人使用洋涇浜英語時(shí)用的就是中文的語法,你看這句英文:
?I have sold (this) for ten dollars. Now I am going to sell it to you for one dollar.
看懂這句英文不難,意思是“(這個(gè))我之前賣10塊,現(xiàn)在我賣給你,算1塊”。
這中文語序,太正宗了。
還有人認(rèn)為,像是no-go不宜繼續(xù)進(jìn)行的,lose face丟臉,no-good無價(jià)值的,這些英語中確定下來了的詞和短語都受到了漢語的影響。
這么一想,還真是前人一字一句間把long time no see這樣中式十足的表達(dá)說進(jìn)了牛津英語詞典里。
漢語中的外來詞
與英語向漢語借語法不同,漢語倒是從外語(包括英語、葡語)里拿來了一些詞。
開頭提到的巴士、的士都是這種方式來的。
幾百年前,珠三角流傳的皮欽英語里就有:
?catchee: catch (English)
?too muchy: too much (English)
?Joss: God (Zeus) (Portuguese)
此外,皮欽英語在廣東受到了粵語的影響,流傳到上海之后,當(dāng)時(shí)的上海人嘴里還有些粵語詞。
?taipan: supercargo指押運(yùn)員或商船上的官員(來源于粵語:大班)
?fankuei: Westerner(來源于粵語:番鬼)
有位上海豆瓣網(wǎng)友的帖子稱上海話里有很多常用的詞都有英文的來源。
看這些詞讓人第一次有了讀英文學(xué)上海話的體驗(yàn)。
? 抬頭title:發(fā)票抬頭一般指購物人名稱
? 阿木林a moron:指木訥、不善言辭、不機(jī)靈
? 嘎三壺gossip:指聊天,閑談,吹牛
? 癟三begsir:指地痞、無賴、游手好閑的人
? 扎臺型扎dashing:指愛出風(fēng)頭
? 一打a dozen:指十二個(gè)
? 混槍勢混chance:指渾水摸魚,趁機(jī)撈一把
語言隨歷史沉浮,皮欽英語也有衰落的時(shí)候。
Oxford Guide to World English提到說19世紀(jì)末皮欽英語就漸漸少有人用了。
Chinese Pidgin English began to declin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s standard English began to be taught in the country's education system.
詞句本無義,是人賦予了意義。
有那么多先例,或許中式表達(dá)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距離收錄到詞典也不遠(yuǎn)了。
編輯:左卓
實(shí)習(xí)編輯:李金昳
參考來源:
Umberto Ansaldo, Stephen Matthews and Geoff Smith, China Coast Pidgin: texts and contexts
Yamuna Kachru and Cecil L. Nelson, World Englishes in Asian Contex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