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這句英文臺詞,搶了所有中文臺詞的風頭!
微信公眾號“侃英語” 2019-10-29 11:34
《少年的你》,一部青春片,上映8小時票房竟破了億,上映4天達6億!這速度,刷新了所有的記錄。
而且人家不光票房好,口碑還炸裂。目前27萬人在豆瓣上打出8.5的高分,pk掉95%的同類影片。
下面就聊聊我的感受,順便帶大家學習一撥英語(片子里的英語挺多的,是個驚喜)。
殘酷的高考競爭、校園霸凌、社會底層的窘迫生活…影片戳到中國社會幾個痛點,讓觀眾很有代入感。
主線還是校園霸凌。
內(nèi)向的女主角"陳念"(周冬雨飾)經(jīng)歷校園霸凌后,父母的缺位,讓她不得不求助自暴自棄的小混混"小北"(易烊千璽飾)。陳念在小北身上找到了安全感,小北在陳念身上看到了希望。兩個人就這樣相互扶持,一起走出了人生的陰暗。
“霸凌”其實是英語bully(/ ?b?li/)的音譯,該詞有兩個用法:
1. bully做名詞,表示“惡霸”、“以大欺小的人”,比如:
school bullies
校園惡霸
Leave him alone, you big bully!
放開他,你這個大惡霸。
2. bully做動詞,表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比如:
He is often bullied at school.
他在學校經(jīng)常受欺負(被霸凌)。
影片的片名叫《少年的你》,英文名是Better days。
現(xiàn)在中國電影的英文名都很走心,比如《我和我的祖國》英文名是“My people, my country”,《我不是藥神》英文名是“Dying to survive”。
《少年的你》最后的結局是陽光的。兩個少年心懷期待,相互扶持,共同走出人生的陰暗,迎來了他們的Better days(更好的日子)。所以中文名講述的是他們的過去,而英文名則點出他們內(nèi)心的堅守和最后的美好結局。
另外,影片中有兩處跟"英語"相關的情節(jié),在影片中起到關鍵作用。
第一處出現(xiàn)在影片一開始。
長大的陳念正在某英文補習學校講課,講到一個語法點:was和used to的區(qū)別,她舉了兩個例子:
1. It was our playground.
它曾是我們的游樂場。
2. It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它曾是我們的游樂場。
陳念的講解也是通俗易懂,很棒:was和used都可以表示“過去”,但“used to be更多地指曾經(jīng)擁有,表達對失去樂園的遺憾?!?/p>
這個語法講解一下子把她拉回到痛苦的回憶中,非常自然地完成從現(xiàn)實到過去的穿越,很驚艷。
還有一處英文,出現(xiàn)在陳念在小北的破屋子里復習功課的場景。
小北拿起陳念的習題冊翻看,突然看到陳念手寫的中英文對照的句子,似乎一下子擊中了他的內(nèi)心:
We’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
我們生活在陰溝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
翻得文藝一點可以是: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這句話出自愛爾蘭劇作家和詩人奧斯卡·王爾德所寫的《溫德密爾夫人的扇子》。
這句臺詞雖然沒有人念出來,鏡頭也只是一掃而過,但卻是全片的畫龍點睛之筆!因為它一語道出了陳念和小北的心靈相通的地方:不論生命有多殘缺,都值得期待。
最后,影片中還有一些精彩臺詞,令我印象很深,比如: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p>
“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長大就像跳水,閉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就往河里跳,河里會有沙子石頭,還有蚌殼,但我們都是這么長大的?!?/p>
“現(xiàn)在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學,只要努力,不一定是最底層的人?!?/p>
本文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
(來源:微信公眾號“侃英語” 編輯:y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