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教育部規(guī)定,原則上不允許學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2005年,教育部在這個問題上稍微有所松口:“需在校外租房的學生,學校也要制定切實措施,加強教育管理”。今年7月6日,教育部明確表示,原則上不允許高校學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
大學生在外租房的現(xiàn)象,在福州高校也屢見不鮮。近日,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榕城有不少大學生在外租房。對教育部的這一規(guī)定,他們表示,學校如果能夠改善宿舍的硬件設施,自然就很少有人往外搬。對于學校最擔心的在外租房的安全問題,不少大學生表示自己更看重住宿環(huán)境。
在外租房負擔不輕
9日,記者走訪了部分在外租房的在校大學生。
這些在校外租房的大學生多為好友一起合租,一來可以分擔租房費用,二來大家聚在一起較為熱鬧。記者了解到,普通的三室一廳的房租費用在800元到1000元左右。雖然好友可以一起分擔,但一年下來,去掉水電費以及校內(nèi)必交的住宿費(本地戶口學生可免交),對于還沒有經(jīng)濟來源的在校大學生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據(jù)初步計算,合租者每人每月付租房費及水電費約250元。
大學生生活費用大都來自父母,學校通常不允許學生在外租房,注冊時就交了住宿費。在外租房多交了一份房費,必然大大增加學生的開銷。
租房原因各有不同
記者了解到,大學生校外租房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一是方便與戀人相處;二是方便學習和兼職;三是追求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
小李是閩江學院藝術裝潢專業(yè)大三的學生,他從大二下學期開始與其女朋友在師大老校區(qū)附近租房。小李說,有時候兩人約會要很晚才能回學校宿舍,一則影響舍友,二則玩也受到限制,在外租房相對方便些。
小林是福建師范大學大三的學生,老家在東北。今年暑假他留在福州找一份工作實習。為方便工作,他和幾個好友在學校附近合租了一間套房。小林說,目前他所在的班級有三分一的學生有在校外租房的歷史。學校規(guī)定晚上11時學生都要歸校,這對于在外兼職或上夜班的同學就很不方便。對這一類同學來說,在外租房當然更好。
小張是福州大學大四的學生。他說:“學校在大學城,管理得比較嚴,加之附近環(huán)境不是很好,所以出來租房的人較少?!钡埜嬖V記者,他們學?!叭兆夥俊钡耐瑢W較多。如外地的同學來游玩、父母親來看望,或者期末考試時找個清靜的地方復習等等,就會出去“日租”。
看中住宿條件甚于安全性?
面對教育部日前“叫?!痹谛4髮W生校外租房的行為,在榕大部分大學生認為,學校應改善住宿環(huán)境,不能一味禁止學生外租房。而對于學校擔心學生在外的安全問題,大學生們則普遍缺乏認識。
一名化名為“閣樓客”的大學生說,現(xiàn)在有些大專院校的大學生搬到校外住,主要是學校住宿條件比較差,學生們覺得收費不夠合理。
“住得不舒服,哪還有心情去讀書呢?”福州大學小鄭表示,從安全性角度考慮,當然還是待在學校里比較好,但她更注重住宿條件。
高校應變“堵”為“疏”
福建師范大學大二學生小郭說,雖然知道教育部和學校的初衷都是好的,但租房學生在校內(nèi)幾乎都交了住宿費,學校很難監(jiān)控學生是否在外租房,這個方案執(zhí)行起來很困難。他覺得,學校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從改善宿舍的硬件設施和生活環(huán)境著手,環(huán)境好了學生自然就不往外搬了。
閩江學院一老師認為,事情的根源在于萬一學生在校外發(fā)生一些意外情況,責任到底由誰來負。福州大學一老師認為,加強這方面的管理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學生外住總體來說弊大于利。學校也在逐步加強宿舍的硬件設施建設,但宿舍的硬件設施永遠滿足不了個別學生需求。比方說學生要出外同居,無論學校提供多么好的條件,都不能滿足這一部分學生的要求。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生處副處長黃斌表示,目前只看到了網(wǎng)上的新聞報道,學校還沒接到教育部的正式文件。接到正式文件后,學校將根據(jù)規(guī)定討論具體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管理。
教育部在發(fā)出校外租房“禁令”時指出,組織學生按班級住宿,有助于加強班級集體建設,有助于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但也有人指出,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發(fā)出過類似規(guī)定,但最終卻遭遇“擱淺”,可見學生校外租房問題并非一紙“禁令”可以解決,還需探尋更深層次的原因。對于年滿18周歲,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大學生來說,高校更應變“堵”為“疏”,創(chuàng)新管理手段,吸引他們真正參與并熱愛校園生活。
據(jù)了解,很多國家的大學住宿采取自愿原則,學生可在校園內(nèi)住公寓,也可以在校外租住。(記者 蔣麗敏 湯淌 實習生
許潔)
來源:福州晚報